水孩子 水孩子
会员登录

给孩子挑选食品有技巧,警惕包装上的「0添加」,可能是健康陷阱!

育儿知识 2025-04-03 浏览数:353

为了孩子的健康,家长们往往会给孩子挑选更健康的食品,特别是日常吃的零食、酸奶等等。看到包装上明显的「0 添加」字样,特别是「0 糖」「0 盐」「0 防腐剂」,就会感觉更健康、更放心。

但是,请家长们一定要警惕——当心陷入「 0 添加」的陷阱!

● 你以为的「0 添加」:天然、绿色、健康、什么乱七八糟都没加;

● 实际上某些「0 添加」:可能没加这种,却偷偷替换成其他同类东西......


3月27日,国家卫健委和国家市监管理总局发布了新的食品安全国家标准,一个重要变化就是:不允许再使用「零添加」「不使用」等用语对食品配料进行特别强调。

新的标准出台后,会有 3~4 年的替换期。而儿童食品是重灾区,我们这就来看看,哪些坑需要我们擦亮眼睛。


陷阱一:“0蔗糖”、“0白砂糖” 、“0糖”

商家使用“食用葡萄糖、结晶葡萄糖、果葡糖浆、麦芽糖、麦芽糖浆、海藻糖、蜂蜜、枫糖浆”等代替敏感词“白砂糖”。

这些甜味剂进入体内,会被迅速分解为果糖或葡萄糖,即“游离糖”。长期过量摄入,有以下危害:

❌ 食物中的添加糖,会伤害宝宝的肝脏,尤其是添加糖中的果糖。

❌ 代糖很容易让娃养成嗜甜口味的风险,选择时需要慎重。

❌ 显著增加肥胖风险,诱发胰岛素抵抗,增加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病风险。

👀小知识:

我国膳食指南建议3岁以内儿童不摄入添加糖,4岁及以上儿童、成年人添加糖摄入量应控制在<50g/日,最好<25g/日,不喝或少喝含糖饮料。


陷阱二:“0防腐剂”、“0添加”
某即食鸡胸肉每100g钠含量高达每日推荐量的50%(即NRV%)

某“零添加防腐剂”的果脯含糖量高达60%,吃一口等于“喝糖水”

传统腌菜“零添加防腐剂”,但亚硝酸盐含量可能超标


本着防腐剂、添加剂能不吃就不吃的心态,家长都会比较青睐包装上写了「0 添加」的食物,没有添加剂、防腐剂,那就「天然又健康」。

然而,没有防腐剂的食物,可能是用高糖、高盐,甚至酒精来抑菌,这样的食物,对孩子来说并不是一个好选择。对孩子来说,酒精是需要严格杜绝食用的成分,并且要控盐、控钠

👀小知识:

2-3岁儿童食盐需<2g/日,4~5岁儿童需<3g/日,成人需<5g/日。



要揪出配料表里隐藏的盐、糖,需要家长们擦亮眼睛,大家如果在配料表里看到它们的身影,就判断出来包装上的「0」标注是不是准确:


1.盐(钠):

味精、谷氨酸钠、呈味核苷酸二钠、小苏打、食用碱、碳酸氢钠、碳酸钠等


2.糖(添加糖):

蔗糖、果糖、麦芽糖、蜂蜜、海藻糖、果葡糖浆、玉米糖浆、高果糖玉米糖浆、枫糖浆、液体果糖、无水葡萄糖、结晶葡萄糖、浓缩果汁等


3.代糖(3 岁以下宝宝注意):

木糖醇、赤藓糖醇、麦芽糖醇、山梨糖醇、甜菊糖苷、罗汉果苷、糖精钠、阿斯巴甜、三氯蔗糖、安赛蜜、甜蜜素等


目前「0 添加」困扰依然存在,但马上就会迎来更加公开透明的产品成分表,少了「不添加」「不使用」这些容易混淆的词,选购食品就更不容易踩坑。

在这之前,请把本篇文章转给家人和朋友,一起学一学辨认小技巧,为宝宝买到更健康的食物!

上一个:卫健委最新版《7岁以下儿童生长标准》,你家孩子达标了吗? 返回列表 下一个:没有了

请填写此表单并点击提交。我们会在24小时内回复您!

*请选择您的需求

*您的姓名

请输入您的姓名

*联系方式

请输入您的联系方式

*所在城市

请输入您所在城市

*宝宝性别

请选择宝宝性别

*宝宝年龄

请选择宝宝年龄

*您的留言

请填写您的留言

*您的姓名

请输入您的姓名

*联系方式

请输入您的联系方式

*所在城市

请输入您所在城市

*宝宝性别

请选择宝宝性别

*宝宝年龄

请选择宝宝年龄

*您的留言

请填写您的留言

提交

您也可以拨打我们的客服电话:400-788-8768联系我们

请填写此表单并点击提交。我们会在24小时内回复您!

留下您的建议,帮助我们做得更好

*请选择您的需求

*您的姓名

请输入您的姓名

*联系方式

请输入您的联系方式

*所在城市

请输入您所在城市

*您的需求

请填写您需要沟通的信息

*您的姓名

请输入您的姓名

*联系方式

请输入您的联系方式

*您的留言

请填写您的留言

提交

您也可以拨打我们的客服电话:400-788-8768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