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宝的日常生活离不开一日三餐,也就离不开盛放食物的餐具。有些盘子、碗看起来精致美观且「抗造」,孩子喜欢用,但入口的用具,用错了用久了,容易增加甲醛与重金属析出等风险。
如果家里的餐具出现了以下情况,建议直接换掉,别再给孩子用,大人也别用。
密胺餐具,也叫仿瓷餐具,是宝宝常见餐具类型。
这类餐具图案丰富、表面光滑、像陶瓷一样精致,但拿在手里要比陶瓷更轻薄抗摔。工艺过关、检测合格的密胺餐具给孩子用没有问题,正确使用不会产生毒害物质,也不会伤害孩子的健康。
但是孩子的餐具难免经历磕碰摔打,当出现划痕、裂纹,就不建议继续给娃用了。密胺餐具表面破损,哪怕只是划痕,都会加速材质老化,增加甲醛和三聚氰胺的析出风险。
已有研究证实,当密胺餐具被钢丝球擦洗 10 次之后,表面已经有轻微的刮痕,对比擦洗前, 擦洗后的 2 组,甲醛迁移量都有明显增长。
● 密胺餐具在使用时,建议👇
❌ 尽量不要装热食,特别是刚出锅的食物,也不要放在微波炉中加热;
❌ 不用坚硬、易造成划痕的清洁物品(如钢丝球)清洁;
❌ 尽量不装酸性食物,例如醋、果汁、可乐等。
孩子大一些,会逐渐用到陶瓷餐具。
带图案的陶瓷餐具,一共有 3 种工艺,釉上彩、釉中彩、釉下彩,需要注意的是彩绘图案在釉层上面的釉上彩。相比其它 2 种工艺,釉上彩的彩绘图案在最外层,会直接接触食物。
中国轻工业陶瓷研究所也曾测试过不同陶瓷餐具的抗洗涤剂侵蚀能力,发现釉上彩抗侵蚀的能力最低。再加上最外层(彩绘层)中的颜料通常有铅、镉等重金属,一旦图案损坏,重金属析出的风险也会随之增加。
● 釉上彩餐具在购买、使用时,建议 👇
❌ 避免装刚出锅的高温食物、酸性食物(包括醋、水果等);
❌ 少用坚硬、易造成划痕的清洁物品(如钢丝球)清洁;
❌ 尽量不要用釉上彩的餐具直接接触食物进行蒸煮烹饪,如蒸鸡蛋羹;
❌ 不要放进微波炉、洗碗机。
☑️ 出于降低风险的考虑,工艺建议优先选择符合 GB 4806.4-2016 标准的「釉中彩」「釉下彩」。
不锈钢餐具轻便、百搭、还耐造,是很多妈妈给孩子选餐具的首选。
提到不锈钢餐具,许多家长会直接认准 304、316 材质,认为这 2 种材质可以接触食品,很安全。但其实,光看材质是不够的。
不锈钢餐具需要符合 GB 4806.9-2016或 GB 4806.9-2023 国家食品接触用金属材料及制品标准。只有符合这个执行标准,才是真正意义的「可食品接触」。非食品级的不锈钢,不能确保在使用时,铬、镍等金属不会溶出 ,如果长期摄入这些金属,就可能对孩子的身体造成伤害。
● 日常使用不锈钢时,建议👇
❌ 不要用钢丝球清洁,易出现物理损伤,增加后续的清洗难度;
❌ 生锈后,不要继续使用;
❌ 避免触碰有接触风险的食物👇
请使用微信扫码访问小程序